「我們家的孩子只愛恐龍🦕,都不喜歡看昆蟲🐞的書怎麼辦」關於閱讀偏食這件事,該怎麼看呢。

是「我們該多元給予避免孩子閱讀偏食」、還是「大人自己都有喜好、不必勉強孩子」呢。

 

為什麼要多元給予?

在提到如何避免閱讀偏食,要做的,就是「多元給予」了。

我們想借閱(或購買)各類型的書籍,給予多元化的接觸,並不是要孩子學會什麼厲害的知識,而是希望帶他們打開對世界的好奇心;開啟他們對不同領域求真相和想像的熱誠及態度;希望他們觸角廣、想法不偏頗。

 

興趣,是可以被創造被引導的

那麽,要如何讓孩子對不同領域都感興趣呢?

孩子通常都喜歡熟悉、生活出現過的事物,也就是我們一般所稱「能和生活連結」,所以在面對孩子不愛的書籍類型時,想辦法回到和「生活」做連結,是引發興趣很重要的步驟。

挑主題,一方面代表孩子的喜好,一方面也是提醒自己,是不是哪方面的連結給予不足,可以想辦法開啟孩子對不感興趣主題的好奇之心。

 

大人都有喜好 需要勉強孩子喜歡嗎?

有些人覺得,大人自己都有喜歡的書、和沒興趣看了就想睡覺的書,需要勉強孩子嗎?共讀不是開心就好嗎?我覺得,那是誤會了「多元給予」的意義,多元獵取不同書籍給孩子接觸,並不是勉強孩子吸收,因為我們是「有方法、和生活做結合」的引導。

有些看似不愛的主題,就因此錯過其實很可惜,也許我們試過之後讓孩子愛上,就此開啟另一扇窗呢!

 

努力引導的過程 影響孩子未來的態度

重點不是「孩子最後有沒有愛上這主題」,而是「努力引起興趣而做的努力過程」,期許在孩子未來人生,面對不感興趣的科目,我們也能用這樣的心態面對,而不是不喜歡就放棄。

 

最新文章歡迎追蹤臉書 幸福小時光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幸福小時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