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系列中文版12本,是look inside 的進階版,但到哪本最好?適合多大小人看?其實沒有一定答案,若平時有在共讀的,針對有些難度比較低的主題3-4歲便可試著共讀。這系列邏輯系統十分完整,每本都相當精彩,各有所長。
我的雄偉建築大發現
🔍優點:
1、介紹各地著名建築,像是羅馬競技場、凡爾賽皇宮...等,對於平時有共讀相關的小人應該不陌生,另外最受小人喜愛的應該就是末頁的101大樓啦。
↑高聳的101和煙火,是多麼令人熟悉呢。
2、搭配當地人文風情,很適合和「世界九大古蹟」、「環球大探險」或是最近新書「立體圖解世界古文明」、以及小翻頁系列中的「我的環遊世界大發現」一起共讀。
🔍缺點:
1、這系列書比較寫實畫風,不過這本和同樣水滴出版的「立體圖解世界古文明」硬頁翻翻書,也許受到呈現的主題影響,我比較喜歡後者配色編排。
↑同樣描繪古代建築文明的硬頁翻翻書,我更喜歡這本《立體圖解古文明》的版面配置
難易度:低
備註:曾針對此書寫過心得文,《我的雄偉建築大發現》心得文請見 http://cherry0133.pixnet.net/blog/post/312258565
我的環遊世界大發現
🔍優點:
1、利用翻翻頁設計介紹世界地圖非常吸引人,比起小天下出版的熱門書「地圖」更得小人喜愛。
2、除了地理位置、還可以談到文化、認識國旗、以及高山平原等等,不時還可以翻回第一頁,印證該國家在地球上的位置。
↑一顆地球的設計除了能一覽全貌,還可透過顏色變任區分高山平原等地形。
🔍缺點:
1、也許礙於篇幅,本書比較著墨在「地圖」的地理位置,對於文化提及較少,我覺得對東西南北還懵懵懂懂的小人,比較難加深印象去記住該國家的特色。因此建議共讀此書前,最好對國家有些概念,例如「環球大探險」一直是我最喜歡的世界書。
↑左側是《我的環遊世界大發現》,以地圖概念呈現各地文化;右側是《環球大探險》,以文化方式介紹國家風情,比較之下後者更易懂,但兩者搭配共讀也無不可。
難度:中
我的經典發明大發現
🔍優點:
1、從「動力引擎」「電力照明」到「聲音傳輸」「醫療發展」等,範圍既廣且完善。
2、許多篇幅其實都有在其他本提及,例如在「動力引擎」發明篇有提到火車,和此系列的「我的火車演進大發現」相呼應,我覺得可以一起共讀
↑這本《我的經典發明大發現》一書中,花了不少篇幅描述火車,和《我的火車演進大發現》能相呼應。
🔍缺點:
1、我覺得這本偏難些,主要原因是許多過去的發明現在無法看到,例如留聲機、蒸汽火車...等,只能靠想像去說明,小人較難理解。
2、生活不常見的專有名詞較多,例如發明家的名字、過去的使用物品名字等。
↑像是有線傳輸、無線傳輸的相關設計和說明,由於和生活脫離,比較難讓小人了解。
難易度:高
我的機械原理大發現
🔍優點:
1、原本光聽到「機械」就想先打呵欠,沒想到內容十分有趣,一大半篇幅都是交通工具,兒子看得目不轉睛。
2、舉的例子都是生活常見的機械原理,除了交通工具、還有家裡必用的馬桶、吹風機、樂器、電扶梯..等,和生活結合更容易說明。
↑許多篇幅琢磨在交通工具的原理說明,對小人來說真是投其所好。
🔍缺點:
1、其實也不能算是缺點,只是機械運作原理需要先理解,才能化為小人易懂的語言共讀,如果對這概念不熟悉的媽媽若沒先做功課,通常會講的稀稀落落。
難度:中
我的地底世界大發現
🔍優點:
1、市面上對交通工具、對建築的書籍不少,對地底世界能描述的如此精細的書卻不多,本書對底下風光描述鉅細靡遺,是少見很棒的地底百科大全。
2、不光是介紹地底環境,還包下水道如何運作、和地底動物的生態、捷運運作..等,可講述的範圍很廣,都可以和其他相關書籍一起共讀。
↑從現代化城市的地底風光、到洞穴、森林,主題十分廣泛,內容相當豐富。
↑翻頁中還隱藏了小故事呢,「啊!有小偷啊!」「別擔心,保全人員出動前往抓小偷!」
🔍缺點:
1、有些地底下環境無法透過生活實際體驗去了解,對於小小孩有點難體會「地下的樣子」,難免有如同19世紀時提出的「地球空心」那樣的想像,因此不好解釋。可以搭配《What's Below》這本立體書共讀,利用立體概念更能輔助了解地下世界。
2、有些土壤中的昆蟲描繪十分仔細,我對這部分有點障礙只想快速帶過XD
↑《What's Below》這本立體書透過獨特立體設計,清楚表現出地下世界的概念。
↑土壤底下的蟲蟲世界,是我無法克服的頁面😆
難度:低
我的地球變化大發現
🔍優點:
1、隨著環保意識抬頭,相關議題也開始備受重視,這本就是幫助孩子了解地球環境的入門書之一。
2、從陸地到海洋、南北極和赤道,雨林跟沙漠,相當有系統的介紹整個地球環境,清楚明瞭。
↑環保意識抬頭,在有關氣候改變、環境汙染等議題,本書有許多描繪,是帶小人重視地球的契機之一。
🔍缺點:
1、氣候的概念、雨滴的形成等,若覺得稍嫌抽象難共讀,可以先從look inside 系列的「我們的世界」看起,我覺得這兩本編排和內容十分相像。
難度:中偏高
我的航海工具大發現
🔍優點:
1、覺得和「我的第一本船艦大驚奇」十分像,都很仔細描繪船的歷史、種類,和運作過程,透過翻頁表現增加趣味性,非常適合對船特別著迷的小人看
2、像這樣的交通工具書,搭配實體玩具共讀,一定能獲得小人更多目光。
↑這本航海工具大發現和「我的第一本船艦大驚奇」有異曲同工之妙
🔍缺點:
1、很多是關於船演變歷史的說明,如果講解的不好、或媽媽本身沒興趣,很容易淪為平板口述的念經,可以搭配輔助玩具共讀。
難度:中
我太空探索大發現
🔍優點:
1、太空的主題書其實也不少,以知識性來說,這本從太空的形成、太陽系、銀河到性向觀察等都提到了,算是涵蓋面最廣的太空書。
2、除了翻翻頁,比起其他本,這本還多了大拉頁的設計去呈現太陽系面貌,讓解說更易了解。
↑大拉頁是這系列書中少見的設計。
🔍缺點:
1、星球的概念、距離多遠、星座又是什麼..等偏抽象,讓共讀增加不少難度。
2、本書花了許多篇幅在解說太空的演變史,對大部分小小孩來說可能引不起興趣。
↑對於歷史、時間等這部分的描述,不僅枯燥也比較難懂。
難度:高
我的火車演進大發現
🔍優點:
1、這本應該是許多男寶媽首選,即使覺得書本枯燥,小人也能看在火車的份上坐穩五分鐘,而本書的設計也不讓人失望,舉凡火車演變史、火車的種類、世界各地的火車等等都提到了,相信定能滿足小小火車迷的好奇心。
2、火車相關的輔助教材不少,就算沒有知名的軌道遊戲書Wind-Up Train,光拿出一排小火車玩具就足以讓共讀變得生動有趣了!
↑火車的種類、車站的面貌、和火車的歷史....等,都鉅細靡遺的呈現,十分精彩。
🔍缺點:
1、對於小小孩,如果覺得還是有點深,不妨先共讀look inside中的「奔馳的火車」,覺得兩者的編排設計十分相似,可先做為暖身。
難度:中偏低
我的藝術啟蒙大發現
🔍優點:
1、光聽藝術這兩個字,就覺得十分抽象,到底要如何具體化呈現,有考慮作者的智慧了,而從本書榮獲銷售最佳的書可見作者的成功了。書中利用不少「動腦動眼玩藝術」的概念,讓小人透過遊戲互動,更了解「創作」是什麼。
2、藉由幾幅知名畫像,「這幅畫你看到了什麼呢?」從簡單的賞析入門,帶領小人從「觀察」「說說看」「你的感覺」,一起體會抽象藝術的奧妙。
🔍缺點:
1、和其他書比起來,這本的翻頁設計較少,操作上比較沒那麼過癮,不過我想瑕不掩瑜,就內容而言仍是一本不錯的藝術入門書。
難度:低
備註:
1.難度高低是我自己根據這系列中彼此比較所得來,就算是難度低的書,也是建立在平日共讀累積上的駕馭,並非就是指適合幼小寶寶,個人經驗僅供參考
2.照片部分分享自博客來網站
留言列表